不停課家長不知老師苦 心感敬佩 孩子日記爆媽媽在家照顧才幾日已崩潰
撰文:JM | 圖片:shutterstock、Facebook專頁《爆怨2公社》截圖
家長感嘆 停課 才發現老師有多辛苦
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不少學校 停課 ,家長需要重拾日間照顧孩子、教導孩子新知識的職位。最近台灣爆發疫情,當地學校需要停課,有媽媽在Facebook專頁《爆怨2公社》分享小朋友的日記,只見日記中小朋友指出媽媽在聽到停課消息後有感而發說了一句「這樣下去我會瘋掉」,並感嘆才發現老師的偉大,因為媽媽才照顧自己沒有幾天就要崩潰,而老師則需要每日教導小朋友。
而媽媽亦感嘆表示,在疫情階段停課後,當父母的就得越來越對老師這職業感到感佩,貼文引起廣大家長迴響,紛紛感謝老師們的辛苦。
網民紛紛讚嘆老師:疫情過後要盛大舉辦教師節慶祝活動!
不少家長紛紛表示贊同,認為疫情下才發現老師的辛酸,疫情過後一定要盛大舉辦教師節慶祝活動,慰勞一下老師們。不少家長亦向老師喊話「我很想你!」,紛紛表示在家的日子,媽媽們就像瘋子一樣,照顧孩子照顧的非常辛苦。
有網民認為停課期間 家長照顧孩子才辛苦 小孩都只聽老師話不聽家長話
有網民則表示其實爸爸媽媽照顧小朋友的時間不比老師少,感謝老師之餘亦應該感謝家長的照顧,因為家長才是包辦小朋友吃喝拉撒睡的人,而媽媽更沒有下課跟放假的時間。亦有很多家長表示,孩子都只聽老師話不聽家長話,在學校非常乖巧,在家中卻非常頑皮,其實兩者都辛苦。
延伸閱讀:兒童時間管理7大法 停課期間根治拖延
1. 不可單憑喜好分配時間
若子女每天先做自己喜歡的活動,卻將溫習或練琴等項目拖在最後才開始處理,結果經常要在緊迫的時間內匆匆完成,父母要適時提醒。
2. 每節學習時間不超過1小時
這個原則與人的專注力有關,一般人的專注力會在1小時後急速下降,學習的效能亦會下降,與其堅持繼續溫書,不與讓身體與腦袋休息一下。可是,我們亦需要大約15分鐘的時間去進入有效的溫習狀態,所以每節溫習時亦不宜太短。
3. 別將全部時間規定成孩子必做的事情
若日程只得做補充、練琴、收拾、洗澡、閱讀、睡覺等,完全沒有開心玩樂時間,只會令孩子心理不平衡。
4. 每天要平衡溫習、娛樂、運動及休息時間
要知準備學習並不是一天兩天,而是一個長途賽,講求耐力及體力,健康亦非常重要。
5. 溫習時間表作每周作檢討
要緊貼近子女的生活習慣及學習進度而調整,不用墨守成規。
6. 嚴格設定上床時間
如果父母有關心、要求孩子的睡眠時間,孩子就會睡得比較久。雖然要訓練小孩子的自主性,但小孩仍在學習建立界線,而且大腦的決策機制尚未發育完全,所以需要父母發揮影響力,建立如白天不要睡太久、晚上睡前不可以用手機等規。
7. 控制玩樂時間的長短
這方法可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幾次之後,他就會了解10分鐘、20分鐘到底是多長。也可以使用定時器,時間一到就會提醒他時間到了。5歲孩子 父母可以教他分辨時間長、短概念;也可以教孩子,時間排序、先後的概念。6歲孩子 父母可以教孩子,建立10分鐘及30分鐘長度概念。也可以教他在30分鐘內,去做完3件事或2件事。 7歲孩子 父母可以教孩子在1小時內分配工作。8歲孩子 父母可以教他計劃工作及分配休息時間,孩子的時間觀念愈早培養的,愈可以減少孩子每天被催被駡的頻率,增加他的主動性及自信心。
製作視覺化計畫表 掌控兒童時間管理
媽媽可以製作一個視覺計畫表,讓孩子從小學習訓練,用圖表化方式除了可讓父母了解孩子時間規劃的能力外,也能讓他了解時間的邏輯性,訓練孩子化被動為主動。但要記住,一定要給孩子遊戲的時間,才能達到平衡。
綜觀衛生署及香港小童群益會的建議,兒童應多學習時間管理,這有助他們完成己任例如溫習及上學,更能兼顧自己的興趣。同時,於父母與子共同制定時間表的過程中,促進親子之間的溝通。
時間管理依年齡而分
5歲:父母可以教他分辨時間長、短概念;也可以教孩子,時間排序、先後的概念。
6歲:父母可以教孩子,建立10分鐘及30分鐘長度概念。也可以教他在30分鐘內,去做完3件事或2件事。
7歲:父母可以教孩子在1小時內分配工作。
8歲:父母可以教他計劃工作及分配休息時間,孩子的時間觀念愈早培養的,愈可以減少孩子每天被催被駡的頻率,增加他的主動性及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