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遊可改善小朋友3大行為問題 玩具設計師5大桌遊推介
撰文及相片:ToysDaddy | 編輯:Ruby
3個從玩遊戲看出孩子的問題
遊戲除了有娛樂的用途,可以鍛練腦筋,也是家長和子女學習的好途徑。此處說的學習,是家長學識觀察子女,玩遊戲時,往往最能反映孩子的情緒和行為。現在有以下其中3個分析,家長看看有否遇到過同樣的情景?
1.唔輸得 – 玩遊戲輸了會發脾氣?
如果孩子真的不喜歡面對失敗,首先我們不要勉強他們繼續參與具競爭性的遊戲,這樣只會令他更加抗拒和其他人一起玩耍。我會先找一些需要合作的玩具或遊戲例如砌模型、Lego等,讓他享受玩樂的過程,不需計較成敗。在一起玩的時候讓他們感受自己的重要性,從分工和創作上問他意見,例如:「我建議首先把組件顏色分類,你負責收集紅色和黃色,我負責收集其他顏色,好嗎?」讓孩子知道你需要他的力量和配合,才能透過合作把事情更順利完成,從而令孩子建立互信和感受合作的力量,並一同分享成功的喜悅。孩子的情緒有改善後,可開始和他一起玩一些合作性的桌遊,讓他重新面對勝負,但這類遊戲的勝負不是以個人為單位,是要全部人一起合作,贏或輸也是一起(Work & Win Together)。
2.亂買嘢 – 見到玩具就想買?
小朋友見到喜歡的東西就想買,因為他們對如何運用金錢沒有理念,情況十分正常,不過作為家長要向孩子講解理財理念實在不容易,但千萬不要因為困難,就變成無理拒絕,這樣情況只會令孩子的問題越變越糟。我和孩子玩過幾款桌上遊戲,都覺得十分適合孩子學習理財觀念,但要留意孩子的年齡層,有些桌遊如大富翁,當中的勝負關鍵涉及很多要素,投資策略上亦較多層次,相對較難令孩子集中思想資金和價值的關係。 

3.太心急 – 功課測驗常常錯在太心急?
孩子心急的情況在平常生活很常見,輕則忘記著衫扣鈕拉拉鍊,重則導致自己受傷,令到好多家長十分擔心。但這個壞習慣不單是小孩子,很多大人也經常發生,可想而知要讓孩子改善並非想像般簡單。當發覺怎樣勸孩子也成效不大,何不透過玩遊戲去讓他體會心急的害處?較好動的可選擇一些需要活動身手的遊戲,但並不是要和他們鬥快鬥力,反而考他們的耐力或平衡力等需要比較冷靜的小玩意;喜歡靜態的可選擇桌上遊戲,很多遊戲取分之道都要求小心謹慎,孩子在遊戲中不能領略箇中道理。
其實要列出小朋友的小問題,又點只以上三個?
小時候總覺得父母的教誨有點囉嗦,但為人父母之後才發現原來迫不得已,因為小朋友「左耳入,右耳出。」的能力,就像星球大戰的原力般天生藏於他們身體之內,父母的囉嗦叮囑往往成為「原力覺醒」的關鍵。玩具爸爸修讀設計時學到最寶貴的東西不是什麼設計軟件技巧或繪圖技術,而是Problem Solving。我認為只要動動腦筋,就能更有效地教養孩子,讓我和大家分享五個桌遊,家長就不用囉囉疏疏,用桌遊教仔易得多。
5大桌遊推介
1/ 翻轉旅程 Globe Twister
遊戲簡單易明但易學難精,考孩子的空間推理和圖象重組的能力,當中最緊張部份就是當第一個玩家反轉沙漏,代表倒數30秒就要完結該回合,看看會否太心急影響你判斷力呢?
5/ 豬朋狗友 Pick-a-Pig
此畫風可愛的咭牌遊戲要玩家有良好的觀察力和敏捷身手外,它的計分機制令孩子明白到太心急的弊處,若果不小心檢查,就算再快也會一無所獲。
想知道更多有關桌遊和玩具育兒法,可參考玩具爸爸的新書 《Toy教—玩具設計師爸爸的玩具育兒大法》,七月下旬將於各大書店發售。
玩具爸爸簡介:
Toys Daddy Kenneth,育有一子一女,曾任職知名國際玩具品牌和本地玩具製造商,亦曾在玩具設計工作室擔任設計總監。投身玩具設計行業近二十年,全因貪玩,從來唔覺得玩具係一件產品咁簡單;當了爸爸,對子女既玩具更要求多多,希望他們玩得安全又開心;希望透過Toys Daddy專頁這個平台,讓各父母知道更多關於小朋友玩具的資訊,讓家長和小朋友一同享受真正的「玩」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