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亞保走出越南難民營 成城中名廚 3招助孩子找興趣 刻苦中找自我價值|KissDad專訪
為給予更好的環境 黃父舉家遷往香港
閱讀黃亞保追夢的故事,先要了解他的背景。黃亞保是越南華僑,在7歲時隨爸媽坐般偷渡來港。當年,黃父一心想家中兩個兒子有更好的生活,於是搏一搏。自此,黃亞保便在難民營度過童年。每聽保哥談往事,言語間都流露出我們這一代人想像不到的辛酸。那年他和弟弟跟爸爸從水路來港,可謂死過翻生,船如電影情節般在公海觸礁,船身穿窿,當時船上有幾個家庭,男士們唯有不停輪流畢走船內的水,一畢便畢了3日。在海上飄泊一星期,終於有驚無險的著陸。黃氏一家首個落腳地是大鴉洲禁閉營。
生活刻苦 鍛練堅強黃亞保
保哥有句話常同孩子說:「爸爸(保哥)唔慘,有幾慘啫?」他早以把當年的辛酸看成人生的閱歷。但當這一代再聽他的經歷,真的有點超出想像。那時,營裏治安麻麻,經常有人打架、搶劫,甚至性罪行,環境惡劣又貧窮。保哥只有餅乾和煉奶充饑,由於食物燥熱,使他們便秘。但黃卻顯露了為人求生存的應變能力,懂得山草藥知識的黃父便帶着保哥和弟弟一同通山跑,找樹皮、樹根、草藥煲涼茶,通便,又熬過生的限制。而保哥最難忘的美食卻是我們現在隨手可得的即食麵。「最難忘的一次係爸爸唔知喺邊帶左包即食麵返嚟,我哋兩兄弟專登烚到個麵漲一漲,發晒水咁。然後逐條逐條擺入口。嗰啲公仔麵我哋兩兄弟足足食咗半粒鐘,唔似我哋平時用3分鐘就食晒。」保哥憶述。
難民營艱苦提升黃亞保的解難能力
保哥感嘆「我哋啲經歷,呢一代無可能經歷返。」皆因現在社會環境較以前好和富裕,資訊又發達。很多事情不用以前般艱辛,而且知識較上一代更豐富。但他們又少了在如此艱苦中學習的機會。保哥為此對爸爸的決擇感到感恩,他感恩爸爸當年帶他來香港,那十多年的的歷練好艱辛,但值得,因為為保哥帶來思想成熟和獨立。初到營地,他學到在新環境如何與人相處,與隔離屋一同吃飯,跟著鄰家姐姐、媽媽做越南菜。學著削平樹枝,親手在碗裏樁越南酸辣汁Nuoc Cham,製出越南菜的靈魂。學煮地道越南菜,香茅豬扒、越南華僑腸粉等等。
也學會如何迎難而上,將困難或問題解決。「無危邊有機呢?以前好多問題對我來說都唔係問題。無得食對我嚟講唔係大問題。雖無豐富飯菜食,但都有嘢落肚。」他看化過去。
黃亞保提升自我價值 無悔追夢3道法則
將勤補拙
保哥來港學習其中一個難處是語言,本身屋企講客家話。對越南語的認識流於淺白、基本的層面,太深入的就未必了解。但保哥卻要讀越南文,不過他明白將勤補拙這個道理,他比其他人努力,經常溫習,問老師功課,越南文全班考第一,更坦言「讀書唔太困難」。因為他明白到學一樣技能,努力一定會有收成。
不怕辛苦 找興趣的趣味
提到興趣,保哥的興趣就是烹餁。他認為做成廚師全因遺傳了爸爸鍾意煮食、研究食材的基因。也因為喜歡,他不怕苦,不理形象。如保哥在那3年中學生涯裏,他接觸的烹餁技術比同齡同學多,甚至因為喜歡特意申請不上木工課轉讀家政,結果全班得他一個男仔。「我真係鍾意烹餁嗰陣味,帶到畀我快樂同開心,可能我自細血脈就注入烹餁的興趣,見到人哋煮餸會好開心,見到食材爐具、人哋嘅動作、拋鑊我都會好興奮㗎」他笑言。還有一次保哥好想學識拋鑊,覺得動作很有型,終於在中華廚藝學院初級中廚課程時,有機會學習。亦因此,連續兩三個月不停練拋鑊,終於練成。所以,在別人眼中做廚師很辛苦,現代人怕辛苦都不敢入行,而保哥卻回答:「對我而言唔辛苦,啲人成日話企成日好辛苦喎!調轉頭要我坐寫字樓都辛苦。邊行唔辛苦呀!睇我用咩心態去對待一件事啫!」續說:「行行皆辛苦,行行出狀元。」
有所經歷 調整樸素人生觀
保哥的故事家傳戶曉,孩子對他的故事也不陌生。不時會慨嘆爸爸以前生活慘,但保哥永遠都會回應「唔慘,有幾慘啫?」保哥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歷,他以自己的故事教孩子如何將問題解決,不要抱怨。所以黃家孩子好少怨,很少問「點解我哋乜乜乜」、「無人哋咁多玩具呀?」,就算出街見到想要的東西,也眼看手勿動,好少嘈話要買,也好少因為唔買就發脾氣。
資料來源:香港有機食材資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