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課愈耐愈頑皮? 專家拆解12個小孩常見行為問題
行為問題1:小朋友經常發脾氣,點處理?
無論小朋友多大,都要讓他們知道,發脾氣的時候,「掟嘢」或是打人,都是不能夠做的行為。家長第一步要做的是:令他們的情緒冷靜下來。
方法:
1. 不斷重複幫小朋友說出他們的情緒,例如:「我看到你很生氣。」
2. 如果孩子想出手打人,家長應告訴孩子:「我們不傷害對方的。」
3. 再提議小朋友嘗試動動雙手或原地跳,令他們轉移視線,打消傷害別人的念頭。
延伸閱讀:8招KO孩子發脾氣 鬧情緒原因及情境逐一拆解
行為問題2:小朋友雙面人性格,在學校和家中是兩個模樣
小朋友和成年人一樣,在學校的情況就如成年人在職場上。因此當他們回到家中「卸下面具」,做回真正的自己時,就會令家長覺得他們是雙面人。
方法:
首先家長必須有兩大底線,將框架定在以下兩大底線內,讓小朋友可以做回真正的自己。
1. 不傷害別人(包括感受和原則),例如:不能對著父母說髒話
2. 不傷害財物,例如:不能將所有東西掃到地上
行為問題3:小朋友成日都好心急,等一分鐘都唔得
首先要看小朋友的年齡,如果小朋友4歲,在發展上來說,依然是比較衝動一點,眼看到想要的東西,都會想馬上要得到,屬於正常。
方法(延遲滿足法):
1. 嘗試用獎勵的方法,家長先幫小朋友說出他們的感受:「我知道你很心急,很想要。」千萬不要跟小朋友說道理,例如:「不可以,全部人都是這樣等…」
2. 當控制到小朋友的情緒後,可嘗試令他們轉移視線,例如要求他們將手放後面,然後數1-10
3. 當完成指令後,家長應稱讚一下他們:「你真的忍耐得很好。」
行為問題4:可以透過甚麼遊戲,改善小朋友的好勝性格?
好勝是每個小朋友必經的階段,每個小朋友都很想贏,然後得到別人的讚賞。
方法:
1. 家長可按照小朋友的能力,進行一些比賽或小遊戲。例如:分組比賽,父母兩人和孩子對戰,然後讓孩子勝出
2. 再讓孩子分享勝出的心得,孩子化身成為「專家」,父母則當「聆聽者」的角色,令孩子重建自信心
延伸閱讀:三個創作故事的小遊戲 增強說話表達能力
行為問題5:小朋友害羞怯場,不敢與陌生人談話,如何令他們變得更大膽
小朋友不敢與陌生人談話,可能是性格問題,比較內向。另外亦有可能是有「社交焦慮症」或「選擇性緘默症」。
方法:
1. 嘗試換個角度想,其實小朋友跟成年人一樣,都有不想說話的時候。
2. 千萬不要強迫小朋友說話,要求他們變得更大膽。
3. 多給予他們空間。
行為問題6:小朋友做功課欠缺耐性,如何改善?
首先要介定小朋友是否患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如果不是患病者,小朋友沒有耐性的原因可能是因欠缺趣味。
方法:
1. 家長應了解小朋友欠缺耐性的原因,例如是否認為做功課很悶,功課水平低於自己等,然後再想辦法解決。
行為問題7:小朋友在幼稚園不停喊,但找不到原因。
如果小朋友在幼稚園裏喊不停,要先介定小朋友是否有「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
方法:
1. 建議先做評估,如果不是分離焦慮,可能是小朋友不適應由家中轉成幼稚園的環境。
2. 或者幼稚園內有東西嚇怕了小朋友,家長要有耐性地找出原因,不能只顧責罵小朋友喊。
行為問題8:小朋友經常不表達自己的感受或說反話,是甚麼原因?
2-4歲的小朋友正在發展的階段,比較主動探索自己的力量和權力,例如明知答案是yes,他們也會答no。
方法:
1. 家長不要用大人的角度去看他們,大人永遠要求兩歲的小朋友,做到五歲會做的事,令他們感到壓力,父母需要給予他們多一點耐性。
2. 如果較大的小朋友,例如8歲,都唔鍾意講嘢,點算好呢?其實8歲的小朋友開始接近青春期,青春期的小朋友,腦內會有變化,而且變化都比較突然,以前腦部成日用開的模式會強化,例如經常關心人,經常同人溝通的小朋友,會變得更喜歡同人交流;但如果小朋友平時少說話,習慣一個人的話,就會變得更寡言!所以家長要要盡快找岀背後的原因,若問題不及早解決,只會愈來愈嚴重。
行為問題12:小朋友喜歡說話,但學校禁止小朋友經常說話,想孩子守規矩,應怎樣疏導?
如果小朋友喜歡說話,要先界定小朋友是否患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如果界定不是的話,可以用以下的方法解決。
方法:
1. 讚賞法:如果小朋友安靜了一段時間,可稱讚他們:「原來你可以這麼安靜的。」令他們知道自己可以控制自己安靜下來。
2. 可以通過一些小遊戲令小朋友知道自己能控制自己,例如數10聲後安靜下來,1分鐘後才能繼續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