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台灣高中創新家庭教育課程 同學初嘗為「人」父母

熱話

廣告

經常聽說當父母的都很偉大,但為人子女畢竟還未成家立室,難以體會當父母的難處。台灣一所高中就打破傳統教育方式,幾年前開始於課程中推行「電子嬰兒」照護課,希望同學能夠從中體會育兒的辛勞及推廣性教育。

撰文:Jona 編輯:YIU|資料來源:爆廢公社|圖片︰爆廢公社、新傳媒資料室

台學生學做父母照顧假BB

台灣桃園壽山高中的健康護理老師蔡秉兼為了讓學生明白為人父母的辛酸,將本來是幼兒護理及幼兒保健的常備教材──「電子嬰兒」,加到高中生的課程當中。而因為最近有網友於爆廢公社講述她的弟弟從高中帶回了一個假嬰兒,網友因此事得知台灣桃園壽山高中的獨特家庭教育課程,紛紛支持。該網友的弟弟引述學校老師說一天要餵奶四次,還要紀錄嬰兒的各種情況。姐姐卻因為好奇而拿了假嬰兒在玩,結果假嬰兒大哭,弟弟大罵「你要害我被當了啦」。可見此「電子嬰兒」照護課絕非兒戲,學生對假嬰兒亦十分重視。

 

一個「電子嬰兒」索價約港幣一萬元

由於「電子嬰兒」造價不菲,一個「電子嬰兒」價值約港幣一萬元,最初學校只有數個。自願參加的同學可以帶回家照顧假嬰兒,之後因學生反對熱烈且成效顯著,成為壽山高中一年級的必修課已有五年。

「電子嬰兒」的成功之處

健康護理老師蔡秉兼說以往就算每星期到課室宣傳有性教育及家庭教育,學生均不感興趣,因而想透過「電子嬰兒」為媒介,以新穎的方法讓學生明解父母的難處及照顧嬰兒的生理知識。蔡老師更叮囑學生必須把嬰兒當作親生孩子般愛護,要求學生為假嬰兒改名及創作個人資料,為「電子嬰兒」增添真實感覺。學生於課上與老師的交流增加,常問老師為什麼嬰兒會於晚上經常哭泣及不斷要喝奶,可見「電子嬰兒」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此外,蔡老師指出如今網絡發達,學生很容易就能接觸到性知識,而從照顧「電子嬰兒」的過程中,學生能學習「性」並不是只為歡愉,生孩子是一種偉大的責任。

「電子嬰兒」增加家庭對性教育的溝通

而意外收穫卻是「電子嬰兒」還幫助了家庭對性教育的溝通。華人社會對「性」的話題仍會避諱,所以一段家長均不知道應從何開展性教育的話題。而於學生照顧「電子嬰兒」的時候,就給予家長談及性教育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