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基佑 環境配套提升幼兒自理能力
廣告
每當說到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多香港的家長都會覺得頭痛,很擔心自己孩子會成為「港孩」。孩子的自理能力未達標有很多原因,也許是發展問題,也許是家裏沒有提供合適一個空間和機會給他們練習。即使家長一味說放手,但沒有適當的配套支持,結果都是徒勞無功。
撰文︰何基佑KayHo|圖片︰何基佑 Kay Ho Facebook專頁|編輯︰YIU
環境配套與幼兒自理能力
依我觀察,很多時其實孩子發展完全沒有問題,他們並不是不想做,根本就是家裏的環境沒有配合他們的需要甚至妨礙他們。
比方說,如果家長希望幼兒學習自己洗手,那就得要預備一個小梯級好讓他站高一點,起碼可以伸手開啟水龍頭。另外幼兒未必夠力按下梘液的泵,那家長可能要考慮轉用其他容器或改用番梘。
抹手布是否放在一個孩子洗手後很容易觸及的位置呢?這亦是另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
如果要孩子學習自己把瓶裏的水倒進杯子,那麼除了預備小水杯,家長亦要額外為幼兒預備一個體積較小的瓶子。
那麼孩子口渴時便會有一個動力自己拿起水瓶,然後把水倒進杯內。當然這些器皿必須放在一個孩子能夠隨時觸及的地方,而且家長要時刻注意孩子的專用水瓶裏有沒有水。
延伸閱讀:我們還要盲目地膨脹孩子嗎?
延伸閱讀:故意忽視
讓我再多舉一個例子,幼兒總是分不清左右,每當他們自己嘗試穿鞋子時,都會把左右腳搞錯。家長有沒有考慮過在鞋子裏畫一些記認,甚至把一塊圓形貼紙/卡通人物貼紙剪成兩半,左半放左邊鞋子,右半放右邊鞋子呢?
延伸閱讀:別對幼兒講道理
最後提一提就是家中傭人的配合。站在傭人的角度,她們只有一個目標,就是盡快把手頭上的工作完成,過程中避免節外生枝,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因此,為了節省時間,她們傾向會第一時間幫少主完成任務。有一句話我經常掛在口邊:「你(傭人)要是甚麼都替他做,孩子沒有應有的自理能力,日後你的工作量只會更多。如果我們同心讓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將來大家都會更輕省。」
吃飯就是一個最成功的例子,早在我兒子半歲時,已協助他建立良好的用餐習慣,讓他自己吃,堅持不餵食。今天回頭看,發現大家節省了很多吃飯時糾纏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