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

兒童時間管理7大法 停課期間根治拖延

育兒

廣告

掌握兒童時間管理之道,是父母管教孩子重要的一環,但亦是具挑戰性的一關。很多孩子因停課而減少外出,反而令他們作息大亂、甚至日夜顛倒了。與此同時,停課未能循常規生活、欠缺正確時間規劃的孩子或會倍惑壓力。如果媽媽不想日日為此憂心,就要趁機教孩子在這段時間建立自律能力及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是比做工作紙更重要的事啊!學懂兒童時間管理,重拾生活規律、改善拖延,媽媽才不再勞氣。

撰文:Sundaykiss編輯部|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親子制定兒童時間管理表7大貼士

1. 不可單憑喜好分配時間

若子女每天先做自己喜歡的活動,卻將溫習或練琴等項目拖在最後才開始處理,結果經常要在緊迫的時間內匆匆完成,父母要適時提醒。

2. 每節學習時間不超過1小時

這個原則與人的專注力有關,一般人的專注力會在1小時後急速下降,學習的效能亦會下降,與其堅持繼續溫書,不與讓身體與腦袋休息一下。可是,我們亦需要大約15分鐘的時間去進入有效的溫習狀態,所以每節溫習時亦不宜太短。

3. 別將全部時間規定成孩子必做的事情

若日程只得做補充、練琴、收拾、洗澡、閱讀、睡覺等,完全沒有開心玩樂時間,只會令孩子心理不平衡。

4. 每天要平衡溫習、娛樂、運動及休息時間

要知準備學習並不是一天兩天,而是一個長途賽,講求耐力及體力,健康亦非常重要。

5. 溫習時間表作每周作檢討

要緊貼近子女的生活習慣及學習進度而調整,不用墨守成規。

6. 嚴格設定上床時間

如果父母有關心、要求孩子的睡眠時間,孩子就會睡得比較久。雖然要訓練小孩子的自主性,但小孩仍在學習建立界線,而且大腦的決策機制尚未發育完全,所以需要父母發揮影響力,建立如白天不要睡太久、晚上睡前不可以用手機等規。

7. 控制玩樂時間的長短

這方法可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幾次之後,他就會了解10分鐘、20分鐘到底是多長。也可以使用定時器,時間一到就會提醒他時間到了。5歲孩子
父母可以教他分辨時間長、短概念;也可以教孩子,時間排序、先後的概念。6歲孩子
父母可以教孩子,建立10分鐘及30分鐘長度概念。也可以教他在30分鐘內,去做完3件事或2件事。
7歲孩子
父母可以教孩子在1小時內分配工作。8歲孩子
父母可以教他計劃工作及分配休息時間,孩子的時間觀念愈早培養的,愈可以減少孩子每天被催被駡的頻率,增加他的主動性及自信心。

製作視覺化計畫表 掌控兒童時間管理

媽媽可以製作一個視覺計畫表,讓孩子從小學習訓練,用圖表化方式除了可讓父母了解孩子時間規劃的能力外,也能讓他了解時間的邏輯性,訓練孩子化被動為主動。但要記住,一定要給孩子遊戲的時間,才能達到平衡。

兒童時間管理

用小道具作提醒

媽媽可嘗試多花一點心思,用雪條棒作為小道具,記錄各種活動如吃晚飯和做運動,同時又可分別製作「完成」及「未完成」的小紙筒,孩子可根據完成進度把雪條棒放進相應的筒內,增添活動的趣味。

兒童時間管理

給子女適當獎勵

媽媽亦可印製小紙條作為「獎賞換領券」,寫上不同獎勵例如多玩遊戲機半小時、吃雪糕等,若子女有依照時間表進行活動,可給予他們獎勵,這亦會化成他們養成好習慣的動力。

兒童時間管理

綜觀衛生署香港小童群益會的建議,兒童應多學習時間管理,這有助他們完成己任例如溫習及上學,更能兼顧自己的興趣。同時,於父母與子共同制定時間表的過程中,促進親子之間的溝通。

時間管理依年齡而分

5歲:父母可以教他分辨時間長、短概念;也可以教孩子,時間排序、先後的概念。
6歲:父母可以教孩子,建立10分鐘及30分鐘長度概念。也可以教他在30分鐘內,去做完3件事或2件事。
7歲:父母可以教孩子在1小時內分配工作。
8歲:父母可以教他計劃工作及分配休息時間,孩子的時間觀念愈早培養的,愈可以減少孩子每天被催被駡的頻率,增加他的主動性及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