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食療|60歲連患乳癌大腸癌自揭最愛3食物 醫聞:遲早有肝癌
台灣胃腸肝膽科醫生錢政弘近日在節目《健康2.0》指出,有名60歲患者在7年前確診乳癌第三期,雖然經過手術、化療後恢復進度良好,但婦人在3年前又確診了第二期大腸癌。幸好大腸癌發現得早,在手術治療後也沒有大礙,不過就在術後定期複診中有腫瘤科醫生認為她患有患癌風險。
愛吃3食物大增患癌風險
錢政弘醫生查看了該名婦人的病例發現她有嚴重脂肪肝、糖尿病,而糖尿病會增加患上大腸癌機率的30%。這名患者就表示平常喜歡吃夾心朱古力、豬肝香腸、花生夾心酥這三種食物,而錢政弘一聽就覺得不妙,「除了基因問題外,自身的生活習慣要改變,這3種食物繼續吃下去,遲早會得肝癌」。
癌症與基因和飲食習慣相關
錢政弘表示,乳癌、大腸癌都和基因相關,若父母有大腸癌病史,子女患上大腸癌的機率比一般人高4倍,另外有乳癌、子宮內膜癌、甲狀腺癌或肝癌等也會增加大腸癌風險。同時,飲食習慣不佳都是導致多種癌症產生的主因。
癌症食療|肥胖是癌症危險因子
正常的肝臟有少量脂肪並沒有問題,但如果肝臟細胞積聚的脂肪佔肝臟容積超過5%以上時,便屬於脂肪肝。若以下5項因素中有其中3項,便可界定為有代謝綜合症,當中風險因素包括:
1.有俗稱「大肚腩」的中央肥胖
2.俗稱「好膽固醇」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偏低
3.三酸甘油脂水平偏高
4.高血壓
5.空腹血糖偏高或患糖尿病
根據世衛定義及目前香港衞生署的指標,男性若腰圍超過90厘米(35.5吋)、女性腰圍超過80厘米(31.5吋),便屬於中央肥胖。但該項研究卻發現,如果男性與女性的腰圍分別超過33吋和29吋,出現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風險已經高出5倍。
世界衛生組織轄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亦曾經在2016年的報告中指出,肥胖是導致癌症的危險因子,且過重會比健康者提高1.8倍的罹患肝癌機率,文獻回顧指出,沒有多餘的身體脂肪會降低罹癌機率。
6病徵已肝癌晚期
肝癌是第三大(男性)及第四大癌症(女性)殺手,本港有六至七成原發性肝癌,是由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引起,而平均十人便有一人是帶病毒者。醫生呼籲乙肝帶病毒者,須定期進行身體檢查,監察肝臟的健康狀況,以便及早治療。肝癌早期無症狀,當患者出現食欲不振、體重下降、上腹、右肩痛楚、黃疸病及腹水等病症,病情已屆晚期。
參考資料:衛生處網頁
嬰兒哭鬧都是癌症症狀?
嬰兒經常哭鬧不少家長都習以為常,但內地一名剛滿周歲的女嬰就因無故哭鬧而被家人發現異樣,到醫院一檢查才發現女嬰的顱骨的骨骼已被侵蝕性破壞,呈現蟲絲狀、蜂窩狀,初步斷定女嬰患上神經母細胞瘤。即睇:兒童癌症|1歲女嬰無故哭鬧揭患惡性癌症 顱骨遭侵蝕成蟲絲狀
常吃那3樣食物會大增患癌風險?
有名體態豐腴的60歲婦人同時患大腸癌及乳癌,原本在化療和手術的幫助之下有所好轉,但婦人有嚴重脂肪肝和糖尿病問題,問診後發現女子常吃3類食物,分別是:…詳情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