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症狀+3大預防法:居全球頭號殺手 胸悶喘氣徵兆即檢查

50+人士健康

廣告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如何檢查?有甚麼症狀及預防方法?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心血管疾病是全球頭號殺手,心血管疾病引發眾多其他身體問題,而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個案中有85%死於心臟病和中風。近年來,突發性心肌梗塞猝死的個案也越來越多,心臟是我們身體的動力來源。心血管疾病是什麼?有什麼成因和症狀?要如何保護心臟預防心血管疾病?我們特別諮詢了心臟科高耀鈞醫生。


心血管疾病|什麼是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包括哪幾種?

心血管疾病,一般稱為心臟病或冠心病。冠狀動脈是環繞心臟的血管,負責供給心臟血液,若供應心臟血液的冠心血管有阻塞狀況導致心臟供血不足,進而導致心臟病,高血壓,腦中風等。

心血管疾病分為很多種,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HA)的分類,常見心血管疾病有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心衰竭,心律不整等。

1.冠狀動脈心臟病

冠狀動脈心臟病是由於血管粥狀硬化變性引起的,正常的動脈是一條暢通無阻的血管,而當脂肪形成堆積物或斑塊在血管堆積,血液的流量就會滿滿減少。少量的阻塞不會出現耶特別的症狀,因為心臟還有足夠的血液供應,血液供應減少到一定程度救護出現心絞痛或急性心肌梗塞。

心血管疾病
(圖片來源: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中風

當血管粥狀硬化的症狀出現在腦部血管,腦部血管「阻塞」或「爆裂」,腦部組織不能得到充份的養料和氧氣,腦神經細胞因此受影響而壞死,這過程可發生在數分鐘內。壞死腦神經細胞失去功能,所主管的身體區域從而出現問題。中風是嚴重的內科急症,三個月內的死亡率大概是30%。只有半數患者能夠恢復自理能力,復原程度取決於腦部受損的嚴重程度。

3.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是指心臟無法提供正常循環血液,讓整個身體有足夠的氧氣及養分。心臟衰竭的成因來自多種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炎、心律不整、高血壓,糖尿病等,心肌受損若不及時治療,最後會演變成無法治癒的心臟衰竭。心臟衰竭常見的症狀包括呼吸困難、氣喘、持續咳嗽,下肢水腫、右上腹脹痛,食慾不振、疲倦等。

4.心律不整

一般心跳在休息時為每分鐘60至100之間,運動時心律會加快,休息時則減慢,確保全身有穩定和充足的血液供應。心律不整通常會出現心悸、胸悶胸痛、有突然的心跳加速和心臟撞擊的感覺。

回到目錄

心血管疾病|導致心血管疾病2大原因

高耀鈞醫生就分享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原因分為可改變和不可改變因素。

可改變即是後天的生活習慣導致心血管出現阻塞,例如食煙,三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高),糖尿病,肥胖。這些都是後天可以通過藥物、飲食、運動控制幫助改變的因素。

另一方面不可改變的的因素,如年紀大容易患病,隨著年歲的增長,動脈內有脂性物質積聚,令血管變窄失去彈性硬化,或血管組織老化導致血液流動變慢從而阻塞血管,導致心肌梗塞或心臟衰竭。冠心病的男性患病比率比女性高。

家長遺傳性基因也是重要的心血管疾病成因,一些患者遺傳了風險因素,如血壓高,膽固醇高,糖尿等,也有患者是就算沒有三高也容易有心血管疾病,通常要視乎家族病史。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的心口痛感覺像是壓著痛,石頭壓著,橡筋箍住,心口閉翳。
心血管疾病的心口痛感覺像是壓著痛,石頭壓著,橡筋箍住,心口閉翳。(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回到目錄

心血管疾病|4大常見症狀

心口痛是引致病人就醫的症狀,但心口痛不一定是心臟痛,都有可能和運動、情緒有關。心血管疾病的心口痛感覺像是壓著痛,石頭壓著,橡筋箍住,心口閉翳。有些還會出現轉移狀況,痛覺會去到下巴和牙關的地方。

有些患者血管堵塞沒有痛覺,原因主要是缺乏運動,要運動劇烈才會令心臟發出警告提示供血不足。翳痛其實是心臟給我們的警號,所以長期缺乏運動的人士很難收到這些心臟警號。醫生常建議病人做運動一來控制三高,二來可以幫助監測心臟的狀況,例如一向做運動沒有不適狀況,但若突然運動時產生不適就可以早點發現症狀。急性心肌梗塞就會突然劇痛,飆汗,嘔吐,昏厥甚至心臟停頓需要急救。

回到目錄

心血管疾病|4大檢查法

通常心口痛會做心電圖,但心電圖正常都未必代表完全沒事,只是檢查的那一刻心血管的血流正常。另外運動測試和運動心電圖,超聲波觀察心臟結構,電腦掃描心血管都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檢查方法。

1驗血

擔心有急性心肌梗塞可以驗血,醫生會依據心臟酵素,膽固醇,血糖判斷患心血管疾病的狀況。

2 心電圖

心電圖監測心律的變化來診斷冠心病。有靜態心電圖和運動心電圖,醫生會監測血壓、心跳速率以及患者的表現症狀等來判斷患者的心肌缺氧程度

3心臟超聲波

心臟超聲波是關於心臟結構和功能的評估,讓醫生能瞭解患者心臟的大小、收縮情形及心臟瓣膜活動的情況。

4電腦掃描心血管

回到目錄


心血管疾病|3大預防方法

心血管疾病 預防心血管疾病要從定期檢查、良好飲食習慣、運動三方面做起。
預防心血管疾病要從定期檢查、良好飲食習慣、運動三方面做起。(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1.定時檢查

男性到45歲,女性到了55歲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便會增加。定期檢查可及早發現問題,持續的高血壓和高血糖都會導致動脈硬化。而初步發現心血管問題的患者,醫生多數處方膽固醇藥控制膽固醇,抗血小板藥保護心血管。

2.良好飲食習慣

飲食要注意多菜少肉,特別是人工加工的肉類對心血管負擔較大,港人喜歡早餐吃餐蛋麵其實會對心血管負擔很大,高耀鈞醫生就分享自己一向叫病人多菜少肉適量的飯,吃到7成飽便可。吃飯不要速度太快可讓大腦有時間感覺飽肚。

良好的飲食習慣可有助保持體形,不會產生過度肥胖的問題。肥胖人士易患高血脂和高膽固醇,這些都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平時飲食中高糖份、高鹽分和高脂肪都會導致血管硬化,脂肪積聚和血壓升高。

3.運動

帶氧運動如慢跑快走都是對心臟十分好的運動。運動能夠提升心臟功能,防止心血管老化,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星期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或75分鐘劇烈程度的運動。

心血管疾病 以上資訊由心臟科高耀鈞醫生接受訪問提供。
心臟科高耀鈞醫生(圖片來源:心臟科高耀鈞醫生)

參考資料:衛生處網頁

心血管疾病有什麼症狀?

心口痛是引致病人就醫的症狀,但心口痛不一定是心臟痛,都有可能和…更多症狀

心血管疾病可做什麼檢查?

心電圖,血液檢查,超聲波觀察心臟結構等,但最重要是…詳情請看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心臟科高耀鈞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