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扮乖」還是真懂事?父母如何讀懂孩子內心世界
此外,媽媽認為 Scott 沉迷玩 iPad。她好幾次撞見他上網課時玩電腦,懷疑他一整天在偷玩,於是沒收了 iPad。媽媽希望我了解 Scott 的情緒狀況,同時處理他打機成癮的問題。
如何讀懂孩子內心世界 | 孩子真的無法控制打機成癮?
如何判斷孩子的行為是否過度?家長應如何正確引導
眼前的 Scott 果然是溫文爾雅,也願意敞開心扉與我傾談。他猜到媽媽帶他見心理學家是因為 iPad 問題。
Scott 坦白表示,一天有幾次會忍不住在轉堂時玩 iPad,但每次只敢偷玩一個回合(5 分鐘)便會自行結束。下課後,他會先做完功課才打機,一天加起來玩 1 小時左右。
當我問他對於 iPad 被沒收的看法時,他看似真心地說:「我覺得我都抵罰嘅。」
我心想:「咁 Scott 都唔算過份… 佢係唔係扮乖呢?」 在輔導過程中,我始終持平,對學生和父母的話保持相同的信任。
![如何讀懂孩子內心世界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https://imgs.sundaykiss.com/wp-content/uploads/2025/02/shutterstock_2530888765_92822470367a9d2ce017a3-1024x674.jpg)
如何讀懂孩子內心世界 |懂事的小暖男:家長是否察覺孩子的心思?
孩子其實也在關心父母,但他們的愛該如何被看見?
聊到家庭時,Scott 說父母均關心他。最近雙親因疫情在家工作,Scott 看到他們的工作壓力很大,尤其是媽媽的上司對她態度特別差。
我問 Scott:「你有無嘗試關心吓媽媽呀?」
他想了想,說:「有啊。我知佢日頭用我間房返工,所以我喺張書枱上面留左啲字條鼓勵佢。」
他窩心的回答讓我會心微笑。我好奇地追問:「咁你寫咗啲咩俾媽媽?」
Scott:「我叫佢唔好咁負面。」
我:「媽媽平時對事物嘅諗法比較負面?」
Scott 彷彿帶點失望地點了點頭……
如何讀懂孩子內心世界 |孩子真的有心事還是「諗太多」?
父母的過度擔憂,是否影響了親子溝通?
我直接問:「爸爸媽媽留意到你好似有啲心事,其實係唔係㗎?」
Scott 坦然又老成地感嘆:「佢哋諗太多啦!」
我:「可唔可以俾個例子我?」
Scott 思考片刻後說:「有一日朝早我啱啱瞓醒,呆坐喺梳化度。跟住阿媽就係咁問我係咪有心事,其實嗰時我真係未瞓醒咋!」
![如何讀懂孩子內心世界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https://imgs.sundaykiss.com/wp-content/uploads/2025/02/shutterstock_2395880283_56776300167a9d344e15da-1024x683.jpg)
孩子為何不願意分享心事?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孩子的沉默,可能是對家庭的一種「保護」
我問:「如果你有困難或者心事,你會唔會同爸爸媽媽講?」
Scott 不用想便斷然拒絕:「唔會。」
我:「點解啊?」
Scott:「我覺得心事係私隱。而且呢啲嘢唔關爸爸媽媽事,我唔想再加重佢哋嘅負擔。」
隨後我問 Scott 會和誰分擔他的壓力。他說他的壓力不算大,自己處理到,不用其他人幫忙。
這位小暖男懂事的表現讓我既感動又有點心疼。Scott 現時的壓力仍處於正常範圍,但這種思維模式若長期持續,可能會影響他未來的心理健康與人際關係。
如何讀懂孩子內心世界 |孩子的問題與家庭有關
家長如何改變?先調整自己,才能幫助孩子
在得到 Scott 的同意後,我向媽媽分享了我們對話的重點。原來 Scott 說的都是真話,玩 iPad 的程度說不上成癮。但當談到他不願與父母分享心事,是因為不想讓父母擔心時,我看到媽媽的眼框紅了,而我的眼睛也跟著濕潤。
媽媽嘆了口氣,緩緩地說了一句:「可能要見你嘅人係我…」
這一刻,我深深明白,媽媽面對的壓力與負面思維才是這個案的關鍵。
改變從家庭開始:親子關係需要「共同進步」
讓家庭關係更健康,從父母開始改變
我鼓勵媽媽:「每個人都有可以改善嘅空間。我哋想仔女進步,好多時候需要成個家庭一齊進步。你想唔想試吓一齊改變?」
媽媽堅定地點了點頭。
心小姐是教育及兒童心理學家、書籍《校園療心室 – 劃出未來‧點燃學習 》和《校園療心室2 – 自主情緒‧實現真我》的作者。兩本書均被提名十大好讀及被挑選成為digidad 12本獲資助的書籍。心小姐自小喜歡思考,尤其鍾情研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愛好與人傾談,堅信「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認為反思和自省是快樂的基石。(圖片來源:受訪者授權圖片)
註:為保障學生的身份,文中的個人資料經過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