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教育實踐 何德心學生走出課室 走入大自然+觀星學低碳
實踐芬蘭教育 仲體驗中學習結合觀星與天文
活動當晚,學生於大美督船灣淡水湖進行實地觀星,這裡的夜空因遠離城市光害而顯得格外明亮,為學生提供了理想的觀星條件。透過專業講師的指導,學生學習如何使用星圖來辨識各種星座和天體,並了解它們在宇宙中的作用及意義。這不僅是一個觀察的過程,更是一個探索的旅程,能透過望遠鏡觀察行星、星雲和其他天體,感受宇宙的壯麗和神秘。在觀星講座中,講師還會分享有關天文現象的故事,例如流星雨、月食等,讓學生們對天文學產生更深的興趣與熱情。這樣的親身體驗,將使學生在擁抱科學的同時,也增強對環境與自然的尊重與理解。

芬蘭教育鼓勵跳出課室 入大自然實踐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的實踐是核心內容之一。透過低碳講座和工作坊,學生們將深入了解低碳生活的重要性,並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效減少碳足跡。講座中,專業講師將詳細解釋碳中和的概念,介紹全球氣候變化的挑戰,以及低碳生活對環境的積極影響。學生們會學習到什麼是碳排放,並了解日常活動(如交通、能源使用及消費習慣)如何影響整體碳足跡。在工作坊中,學生參與各種互動活動,例如設計低碳生活計畫,或進行小組討論,分享各自的生活習慣和改進方法。這些活動旨在鼓勵參加者思考如何在家庭和學校環境中實施低碳措施,例如選擇節能電器、使用公共交通、減少一次性產品等。這些活動不僅是教授知識,更是促進心態轉變的過程。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實踐低碳理念,並思考如何影響身邊的人。透過這樣的學習,學生能夠在未來的生活中,成為推廣低碳生活的倡導者,從而對環境保護作出實際貢獻。
走進世界地質公園
在智識「碳」學生大使計劃的教育營中,學生前往西貢萬宜水庫參觀香港世界地質公園,親身體驗地質的奇妙與自然的壯觀。萬宜水庫擁有著名的六角岩柱,這些岩柱是由火山活動及冷卻的熔岩形成的,展示了地球的演化過程。專業的導遊會為學生們講解岩柱的形成過程及其地質意義,讓學生們對地質學的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在參觀過程中,學生能夠親自觀察不同的岩石類型和地貌特徵,並學習如何通過地質圖來辨識這些特徵。導遊將分享相關的科學知識,例如地質年代、岩石循環和氣候變化如何影響地球的面貌,這些都是理解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導遊同時強調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讓學生將了解到香港世界地質公園不僅是自然的瑰寶,也是保護生物多樣性和地質資源的關鍵地區。黃校長希望透過這樣的學習,學生們意識到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並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可持續的選擇成為未來的環保使者。履行芬蘭教育及森林課程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