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壓力源自父母?專家揭4大期望陷阱 學2招改善以免「好心做壞事」
孩子壓力|留意4大壓力來源的陷阱
很多時,家長向孩子施壓都是源自於一份擔心,所以並不為意自己正在向孩子施壓,又或是受自己童年成長的經歷影響,認為透過激將法可以磨練孩子的意志力,讓他們向好及變得堅毅。你是否也有跌入以下的話語陷阱呢?「咁辛苦比錢你補習,要考翻個第一」、「做全家第一個大學生」、「人地個囡又考上八級鋼琴啦」、「成日都見你休息,都唔知你有讀書㗎」,這些說話往往抱有懷疑的態度,並着重於成果多於過程的付出,孩子不單不能被鼓勵,更可能因為努力不被欣賞而感到挫敗,或覺得自己是失敗者,既達不到幫助孩子成長的目的,也壓抑了他們的能力感。
孩子壓力|善意的期望也是無形的壓力
負面說話會增添壓力,但一些家長以為善意的期望,無形中對一些完美主義的孩子,也會成為壓力的一種,好像「你咁叻女,我知你一定做得到!」這句話本意是出於鼓勵及肯定,但當孩子對自身的要求已很高,這類型的鼓勵很容易被他們誤以為是期望。特別是孩子年紀愈小,世界較單一,就愈重視爸媽的期望。他們害怕令成人失望,擔心做不到會失去了他們的關愛。因此,即使鼓勵的說話,也要先留意孩子的特性。

孩子壓力|2步驟有效改善親子溝通
1. 認清投射
在教養孩子時,家長很容易對孩子出現「投射」(Projection)的情況,意思是指我們對孩子的回應和行為表現,是根據自己過往的經驗和想法而投射在孩子身上。
舉例說如果童年時我們很想實現的願望不被允許,或當時沒有能力或經濟能力達成,就會出現不同類型的期望: 「我要讓孩子讀到名校」、「我想孩子學好英文」,「讓他多學點課外活動裝備自己」、「多找幾個名師讓孩子『讀到書』」。這些看似為孩子的未來而產生的期望,其實都是投射着童年時的自己未達成的心願,或是傷痛和遺憾,卻不自覺地成為要孩子肩負的人生「使命」。
投射有時甚至影響到親子關係: 筆者曾遇過一位爸爸,他對大女兒很嚴格,不喜歡和她交流,卻很疼愛小女兒,總是帶她出去玩,兩個孩子因而關係緊繃,大女兒亦因想得到父親關注而出現行為問題。經過深入了解後,才明白到外公在爸爸兒時也對作為大兒子的他相當冷漠,令他面對大女兒時總會忍不住想起過往自己和父親的關係,繼而逃避面對和她的關係。
2. 覺察投射 有效溝通
在教養上,家長若發現自己對孩子抱有期望,而孩子似乎也有點抗拒,可先停一停問自己: 「這個期望是為孩子的成長和興趣出發,還是更多反映我自己的願望?它符合孩子的正常成長發展還是過度的要求?」即使期望在一開始訂得太高,我們還是可以重新修正。我們也可透過定期了解孩子想法,調整期望,並多肯定孩子以給予他能力感和自信心。在討論的時刻,先聆聽孩子的想法,並嘗試了解他們的難處,從而以協助和支持的角度,幫助他們達到自己認為合理的目標。
文章: 馮美欣 Yannis Fung @APPHK 輔導員
Yannis的突顯強項:
1.愛、2.社交智慧、3.團體精神、4.正直、5. 仁慈
Yannis擅長進行兒童心理輔導,主要以繪本、畫畫和遊戲等方法作為媒介,以便於與學童建立關係,令學童可以輕鬆地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從而了解他們的內在需要,緩和情緒行為問題; 並作為小朋友和家長的橋樑,助家長和學童建立與完善彼此的關係。Yannis亦曾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童提供社交情緒繪本小組、讀寫訓練小組,致力幫助有需要的學童改善學習和行為上的壓力問題。
香港遊戲及心理治療學苑 (APPHK)由一群資深的心理學家、社工、輔導員及治療師等組成,多年來致力在學校及家庭推廣正向教育、正向教養及品格強項,以提升孩童的心理健康。中心亦提供一站式遊戲輔導、親職諮詢及SEN訓練,讓家長得到全面支援。
SEN 家庭全方位支援報名表 :https://forms.gle/egxCz56kB2N3biT4A
SEN正向支援訓練計劃報名表 : https://forms.gle/G6KCHqHbPULC7vYh7
SEN恆常社交情緒小組報名表: https://forms.gle/epRR9zaMrtpw8HvT7
APPHK Instagram: apphkorg
APPHK Website: https://apphk.org/
APPHK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apphk.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