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浴

浸浴蒸氣可滋潤氣管黏膜提升免疫力 專家:謹記3個黃金法

女性健康

廣告

沐浴是大家的生活日常,但又有多少人會講究沐浴的時間與水溫?如果呢刻有專家話你知浸浴可以提升免疫力,甚至「抗疫」,你又會否即刻對浸浴多些關注?

根據日本雜誌《週刊女性》報道,東京市立大學人文科學學院院長、醫學博士兼溫泉療法專家早坂信哉(Shinya Hayasaka)指出,人體喉嚨後部的黏膜中有纖毛細胞,其作用為對抗及纏繞外來細菌及物質,若環境變乾,纖毛細胞便不能運作,讓異物容易進入體內。而在浸浴時,在充滿蒸氣的環境中,蒸氣會刺激鼻腔和口腔,增加唾液分泌量,令唾液中含有的免疫抗體「IgA」含量升高,同時滋潤氣管黏膜、激活纖毛細胞及提升免疫功能。浸浴時,還可做深呼吸動作或唱歌,當濕潤的蒸氣吸入氣管,有助將呼吸道中的異物排出體外,亦可增強胸部和腹部的呼吸肌,從而改善肺功能。

早坂信哉在日本雜誌《週刊女性》的報道中提到在浸浴時,熱水的蒸氣能充分滋潤喉嚨深處的黏膜,有助激活纖毛細胞、提升免疫功能。(圖片來源:週刊女性PRIME)
早坂信哉在日本雜誌《週刊女性》的報道中提到在浸浴時,熱水的蒸氣能充分滋潤喉嚨深處的黏膜,有助激活纖毛細胞、提升免疫功能。(圖片來源:週刊女性PRIME)

浸浴令人體溫度升高 增加體內免疫細胞

其實早在疫情爆發初期,早坂博士已在日本雜誌《文藝春秋》分享通過每天沐浴(泡澡)以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提高免疫力以打造不輸給新冠病毒的身心。早坂博士指出,浸浴時,人體溫度會隨之而升高,全身血管擴張,有效促進血液循環,這時就能夠順暢地運送體內細胞所需要的氧氣和營養成分,還可排出身體不需要的二氧化碳及疲勞物質。此外,關於浸浴的一些研究表示,在熱水中浸泡一定時間,體內的免疫細胞就會增加,身體的免疫力也會提高。體溫只要比正常值下降 1°C,免疫機能等各種生理機能就會下降,這樣的話,便容易感染傳染病。

尤其在疫情期間,浸浴不僅對身體健康,更加有助紓緩精神壓力。因為身體泡在熱水裏,由於「浮力」作用從重力中釋放出來,減少對肌肉和關節的負擔,讓身體可以放鬆。

早坂信哉因老年人醫療的經歷而注意到泡澡的重要性,他研究泡澡20年、曾對3萬多人展開了泡澡調查,是泡澡與溫泉相關醫學研究的權威,出名著作包括《最高の入浴法》。(圖片來源:amazon)
早坂信哉因老年人醫療的經歷而注意到泡澡的重要性,他研究泡澡20年、曾對3萬多人展開了泡澡調查,是泡澡與溫泉相關醫學研究的權威,出名著作包括《最高の入浴法》。(圖片來源:amazon)

水溫40°C是分界點 浸浴1次健康作用可維持3天

對於浸浴,每個人感到舒適的水溫都有不同,但早坂博士建議浸泡在40°C溫水裏是最合適。早阪博士提出的「入浴黃金法則」就是保持水溫40°C、全身入浴、浸泡10分鐘。浸浴一次,其健康作用可維持3天。

點解水溫要是40°C?其實早在多年前,早坂博士已在著作中提到,只要浸浴的水溫改變1°C,在浴缸裏浸泡多1分鐘,對身體的影響可以說是完全相反。水溫40°C與人體的體溫最接近,當我們浸在40°C的溫水中,副交感神經便會受到刺激,令我們進入身心放鬆狀態,當血管在擴張狀態時,亦有助降低血壓,而且40°C水溫能促進血液循環又不會導致大量出汗,亦有助內臟跟著活躍起來及幫助消化。

睡前90分鐘浸浴 改善失眠困擾

早坂博士亦曾經提及睡眠是維持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你有失眠困擾,不妨將就寢時間設定在浸浴之後約90分鐘。基本上,身體在40°C左右的熱水中浸泡約10分鐘,身體的深部體溫會比平常升高0.5-1°C左右,充分得到「溫熱作用」,要讓升高的1°C回到平時的深部體溫,大約需要90分鐘。自然的睡眠是在深部體溫慢慢下降的過程中誘發睡意,所以這個時候進入被子裏,便能很快入睡。千萬不要在睡前浸浴,如果體溫一直很高的話,會因為興奮狀態而無法安眠,導致睡眠質量降低。從浸浴得到高質量的睡眠,可說是一個良好循環。

早阪信哉提出的「入浴黃金法則」就是保持水溫40°C、全身入浴、浸泡10分鐘。浸浴一次,其健康作用可維持3天。(圖片來源:unsplash)
早阪信哉提出的「入浴黃金法則」就是保持水溫40°C、全身入浴、浸泡10分鐘。浸浴一次,其健康作用可維持3天。(圖片來源:unsplash)

避免水溫超過42°C 交感神經進入興奮狀態

如果水溫過高,例如浸在42°C的熱水裏,我們的交感神經會進入興奮狀態,導致血壓上升、脈搏跳動加快、大量出汗及內臟活動緩慢,亦可能會抑制免疫系統,而且對於有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等慢性病的人士來說,浸浴時水溫過高亦是一種危險行為。早坂博士亦提醒,當血壓超過160/100mmHg,體溫超過37.5°C時,就要避免浸浴,以免引起身體不適。

但若果水溫過低,例如在38°C以下,會令血管收縮,不易消除疲勞,亦很難達到暖身效果。僅僅是2°C的溫度差,所得到的效果可以截然不同。

早坂信哉早在2014年推出的著作《たった1°Cが体を変えるほんとうに健康になる入浴法》,已提到只是泡浴水的溫度改變1°C,在浴缸裏浸泡多1分鐘,對體質改變的效果也非常不同。(圖片來源:amazon)
早坂信哉早在2014年推出的著作《たった1°Cが体を変えるほんとうに健康になる入浴法》,已提到只是泡浴水的溫度改變1°C,在浴缸裏浸泡多1分鐘,對體質改變的效果也非常不同。(圖片來源:amazon)

浸浴前後要注意的10件事

1.若從寒冷的地方進入裝滿熱水的浴缸,恐怕會導致血壓升高,讓心臟及血管處於壓力下,因此早坂博士亦提醒,若淋浴後再進入浴缸則比較安全。

2.浸浴時出汗會流失身體水分,不要忘記在浸浴前後補充水分,以免身體在脫水狀態下導致免疫力下降。500ml的水分是理想的攝取量,喝暖水、常溫水或茶都可以。

3.水位宜泡到肩膀的高度,即「全身浴」,可以利用水蒸氣蒸臉,亦可以舒緩肩膀緊繃的關節和肌肉。只浸泡到心窩下方的泡澡法,比較適合長時間浸泡,不會因為水壓過高而令呼吸困難。

4.為了讓身體的深部體溫能夠確實升高,大約浸浴10分鐘左右,最長不要超過15分鐘。

5.如果想提高健康效果而長時間浸浴的話,可能會因為中暑、脫水症而失去意識,最壞的情況下,有可能會在浴缸中溺死,特別是在炎熱季節,必須要好好遵守浸浴時間。

浸浴對健康有幫助,浸浴後亦不要忘記飲水及塗保濕乳液以補充水分流失。(圖片來源:unsplash)
浸浴對健康有幫助,浸浴後亦不要忘記飲水及塗保濕乳液以補充水分流失。(圖片來源:unsplash)

6.浸浴時,如覺得胸悶、喘不過氣來的時候,千萬不要強忍,要盡快起身離開浴缸。

7.浸浴後,會令深部體溫升高,血管會擴張,血壓容易下降。平常站起身就會頭暈目眩的人,在離開浴缸的時候要特別小心。

8.浸浴後,亦要讓身體保持在溫暖狀態,不要吹風扇或冷氣,避免身體快速降溫,因為這會令血管收縮,也會導致血壓大幅起伏波動。

9.不論任何季節,浸浴後都要注意保濕。浸浴時,皮膚表面的皮脂和皮膚中的保濕成分神經酰胺會溶解在熱水裏,會導致皮膚粗糙和乾燥。宜在浸浴後的10分鐘內,為皮膚塗上保濕乳液。

10.以下情況不宜浸浴,包括:發燒超過38°C以上、有嘔吐或肚屙時、頭痛時、月經期間、懷孕期間、飢餓,酒後及飯後亦不要馬上浸浴。

參考資料:衛生處網頁

關鍵詞
浸浴
撰文:Siu Po,資料來源:資料來源:週刊女性PRIME、Heho健康、nippon.com走進日本、日本《文藝春秋》圖片來源:nippon.com走進日本、日本《文藝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