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振翅高飛的小燕子

專欄

廣告

 

相信大部分朋友小學的時候,都在學校學過這一首主張孝順父母的燕詩。《燕詩》描述一對燕子辛辛苦苦養大兒女,兒女卻在羽翼長成後一去不返,儘管父母聲嘶力竭叫喊仍依然不返。詩句道出,這一對燕子父母,當初也是這樣對待自己的父母,今天只是自嚐苦果。

 

根據我的觀察,今時今日的香港,很多年青人都沒有像《燕詩》的燕子一樣,長大成人之後遠走他方,留下年老的父母。相反地,不少在完成漫長的求學課程,完成一個又一個的文憑、學位之後,依然待在家中父母身邊。以《燕詩》的角度來看,今天香港的年青人是相當的孝順。唯一不同的是,《燕詩》中的燕子兒女,離開父母是為了尋找他們的新生活、新世界。今天的年青人長大成人之後依然留在父母身邊,是不能(或者不想)離開他們兒時安穩的生活、受保護的世界。花十年八年在不同的大專院校打滾,完成一個又一個的文憑、學士、碩士課程。只要家中財政負擔得來,便可以秉承「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個崇高理念,無限期地讀書,無限期地為將來準備。到了初次踏入社會,不少已經到達廿六、七之齡。在父母「養得到自己已經足夠」這個極低要求之下,繼續和父母同住。食、用、住,都可以在家中獲得供應,工作的薪酬卻變成零用錢。幾年之後,到了適婚之齡,自然難以靠自己能力成家立室。到時候再次在父母慈愛護蔭下成功「蓄」得到首期,成就一個又一個的上車置業動人故事。

 

要是有這樣偉大的父母,這麼保護的家庭,而外面卻風大雨大,弱肉強食。相信大部份的小燕子都會以《燕詩》中所描述的方式去盡孝道,待在父母身邊,趕也不肯遠走高飛。

 

《燕詩》 白居易
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青虫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嘴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須叟十來往猶恐巢中飢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聲呼不歸郤入空巢裡啁啾絡夜北


燕燕爾勿悲爾當反自思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