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兒童飲食失調
撰文&圖片:盧詠坤註冊中醫師 | 編輯:Chloe
中醫治療兒童飲食失調
中醫理論中五臟的脾主運化,是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小兒脾常不足,表現為運化力弱,進食的食物應有營養,並容易消化,同時小兒飲食不知自調,故飲食宜有常有節,否則容易出現飲食失調。兒童飲食失調一般分為厭食與暴食兩大方面。
厭食型飲食失調
臨床上較為常見,而暴食型亦有越來越多的趨勢,暴食而缺乏運動的兒童容易引起肥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在2016年,全球超過3.4億名5-19歲兒童和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數字更不斷快速增長。
首先,厭食的兒童以較長時間厭惡進食,食量明顯少於同齡正常兒童為特徵,一般面色少華,形體偏瘦,以1-6歲兒童多見。厭食多由餵養不當、先天不足、情志失調引起,如家長過於溺愛,肆意給予零食、冷食,讓孩子養成偏食的習慣,或濫服滋補之品都容易損傷脾胃運化功能,治療上以運脾開胃為法則。
中醫辯證
1. 脾失健運
主證:食慾不振,厭惡進食,大便不調,偶脘腹飽脹
常用中藥:蒼朮、陳皮、枳殼、砂仁
2.脾胃氣虛
主證:不思進食,食而不化,大便溏薄夾不消化食物,肢倦乏力
常用中藥:黨參、白朮、茯苓
3.脾胃陰虛
主證:不思進食,食少飲多,皮膚失潤,大便偏乾
常用中藥:沙參、麥冬、玉竹
暴食型飲食失調
暴食型飲食失調兒童多伴過重和肥胖,多由飲食不節、喂養不當而致,平常愛食零食甜品等高糖高脂食物,加上長期缺乏運動,造成脾胃功能失調,脂肪積聚。
中醫辯證
1.寒濕型
主證:體型肥胖,形寒畏冷,大便易溏
常用中藥:蒼朮、黨參、薏仁、枸杞
2.脾胃氣虛
主證:體型肥胖,肢倦乏力,容易自汗
常用中藥:黨參、白朮、茯苓、黃芪
3.胃熱型
主證:形體壯實,食多易飢,口唇乾燥,大便結
常用中藥:沙參、麥冬、黃連
捏脊 改善飲食失調
捏脊是小兒推拿中常用療法,通過捏拿督脈和膀胱經,可調陰陽、理氣血、和臟腑、通經絡、培元氣,對有飲食失調的患兒很有幫助。捏脊操作方法:患兒俯臥,醫者兩手半握拳,兩食指抵於背脊之上,再以兩手拇指伸向食指前方,合力夾住肌肉提起,而後食指向前,拇指向後退,作翻捲動作,兩手同時向前移動,自長強穴起,一直捏到大椎穴即可,反覆5次,但捏第3次時,每捏3次,將皮膚提起1次。
食療:
太子參 6g 白朮 6g 茯苓 9g 山藥 9g 薏米 9g 與瘦肉一同煮粥,可以健脾益氣,適合脾胃虛弱兒童進食。
治療兒童飲食失調需要家長配合,飲食起居按時有度,不偏食、不挑食,飯前不要吃零食飲料,平常少吃生冷之品,鼓勵兒童多食蔬果。並根據不同年齡給予含豐富營養,容易消化的食物,飯菜宜多樣化,以促進食慾。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如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盧詠坤註冊中醫師
仁濟醫院暨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診所及臨床教研中心(下葵涌)
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註冊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