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翠絲》認識「性別不安」李敏:孩子不喜歡自身性別角色 是一輩子的煩惱
撰文:李敏 圖片:《翠絲》FB專頁、PhotoAC
5年時間 研究性別發展
當時還未叫《翠絲》,第一次編劇會是在我小女兒sistermoon小學五年級時,她在藝術中心學小提琴,於是我和舒琪有很多個星期四在藝術中心附近的一家café詳談;如今《翠絲》上畫了,女兒已經中學Year 10,回想起是一個文藝而漫長的過程,也為朋友終於完成心願而高興。
《翠絲》不但令我認識超強EQ與IQ的舒琪,認識勇敢而謙遜的男主角姜皓文,也製造了一個機會讓我好好認識「性別不安」(Gender Dysphoria),奉旨地深入探討。為了這個故事,做過有關跨性別人士的資料搜集和訪問,而剛巧就在寫劇本那段時期,一個朋友的孩子也出現了性別不安,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HKU 教授Dr. Ivy Wong 是我的發展心理學課堂老師,她也是一位Gender Development專家。 上她的課認識到,性別發展分了三大要領:性別的認知(gender cognition)、性別的角色(gender role)和性取向(sexual orientation)。
首先,孩子在大概2歲開始意識到自己是男是女,是透過父母或生活上其他人的告知,當然他/她不一定認同,但外面的世界會不休不止地根據其生理性徵而判別其性別,不管當事人的真正感受;而如果當事人不能接受被人指定的性別,這就是Gender Dysphoria(或Gender Identity Disorder)。
成長中,孩子不斷學習男性和女性所飾演的角色,這角色要做什麼的呢?例如男孩子不可以穿裙子,又或者女孩子頭髮不會太短,只有男孩子才可以玩飛機大炮的玩具,女孩子少做科學家⋯⋯孩子會考慮到他/她是否喜歡擔當被定性的角色,不喜歡的話是一輩子的苦惱。
性別發展的另一要領是性取向,異性戀或同性戀,其實也要視乎一個人自己覺得自己是男還是女,才可進一步搞清自己是同性戀或異性戀。例如有些喜歡易服的男士,他們其實仍喜歡當男士,仍然跟女性談戀愛,只是他們喜歡穿女裝(習慣了二元分法的你,會不會覺得很亂?)
Ivy說:一個人是否喜歡自己的生理性別,這跟他/她喜歡男或女,是要分開看。換言而之,性別角色與性取向可以是兩回事。
Ivy在堂上還讓學生玩了一個叫Draw-a-person的測驗,就是讓人畫一個人那麼簡單。有心理學研究指出,人傾向畫他/她自己認為是自己性別的公仔。例如你覺得你是女的,那麼你多數會畫女的公仔,而如果你覺得自己是男的,你多數會畫男的。記住,只是多數。
在較接受LGBT的社會,有些持非常開放態度的人士甚至會提議:先不要急於為孩子在出生後定「性」,而是任由孩子先觀察一下自己和世界,然後才選擇自己的性別,這樣對於性別不安的病患者,可免卻一生被迫做他/她不喜歡的性別角色。不論你是LGBTQA+ ,要你一輩子24/7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是極刑。
同性戀早已被剔出DSM5(精神疾病斷診與統計手冊5),不視為病患,但為什麼性別不安卻仍被定性為病?原因有太多了,其中包括只有病患才能在某些國家claim醫療保險。 無論如何,《翠絲》電影希望能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和諒解 ,令跨性別人士可活得更自在,不再被歧視。
做人要做自己,根本就是難,不論你是男的、女的、直的、攣的、Trans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