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爭執

母應承女兒好成績換平板電腦 因此父母爭執 孩子期望落空 自我尊重被催毀

專欄

廣告

最近,和孩子去了一家玩具店時,巧遇一件因買不買玩具給孩子引發父母爭執,而孩子在旁邊發楞流淚。或許在大人眼裡,這是一件平常不過的事情。「我們都是為了孩子好,只是彼此意見不同而已。」而且一般的結果就是誰爭贏就聽誰,問題就解決了!但根據研究顯示,即便是父母冷戰,也可能對孩子的成長造就傷害。
父母爭執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媽媽承諾以平板電腦作奬勵

記得曾經輔導過的一個個案,「小晴」,令我感觸頗深。小晴小時候很喜歡畫漫畫,有一次,她跟媽媽約定:只要期末考試中得到前10名,媽媽就買一部平板電腦給她畫漫畫作為獎勵。以她平常的成績要達成這個目標,並不容易。但因為太喜歡畫漫畫了,於是決定拼命一試。那段時間,用功聽課,上課主動發問作答,溫習做題。每當累了,走過賣平板電腦的商店,彷彿打了雞血般提振起來。

父母爭執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女孩如無意外可穫奬勵 然而父母爭執

皇天不負有心人,結果成績如願以償。然而,正當她滿心歡喜地拉著媽媽準備去買平板電腦時,卻遭到爸爸阻止。隨後,爸爸更責備媽媽不分輕重,總是寵壞孩子,糟蹋錢。媽媽當時很委屈:「只是平板電腦而已,我都答應孩子了,況且她為了這個約定,付出了那麼多努力。」但爸爸依舊不依不饒:「她好不容易努力取得好成績,你給他平板,如果她天天畫畫,一旦沉迷,學習又打回原形了!」

父母爭執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媽媽說不過爸爸 女孩期望落空

如果你是小晴,當刻有什麼感受?

小晴告訴我,當然充滿期待地看著媽媽,希望媽媽能夠堅守約定,說服爸爸,遵守一開始的承諾。但,她的期待落空了。媽媽忌憚於爸爸的權威,生著悶氣說:「得啦!聽你的,不買就不買了。」

媽媽轉頭看向小晴:「看到了吧?不是媽媽不給你買,是爸爸不讓媽媽買。」隨後,媽媽便走進廚房做飯去了,爸爸則像打贏了一場勝仗似的,繼續給小晴下「命令」:「趕緊回屋寫作業,別一天到晚想這些的。」

父母爭執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父母爭執 孩子對父母失信任

表面上看,這只是由於育兒理念不同,而引發的一場日常爭執——媽媽為了鼓勵孩子更積極學習,承諾獎勵;爸爸卻擔心孩子影響學習,阻止給他買平板電腦。雙方的共同出發點,其實都是為了孩子的學習著想。

但在孩子的視角可不是這麼一回事。小晴告訴我,當時,她回到房間後,除了生氣和難過,滿腦子想的都是平板電腦和漫畫。看著桌面上的功課,除了討厭就是想撕毀它們。

也從那以後,她開始對父母失去信任,對所有事物統統失去了興趣。

父母爭執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父母爭執 摧毁孩子「自我實現」和「尊重需求」

為什麼會這樣呢?為什麼父母小小的爭執,會對一個孩子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呢?透過心理學角度,其實這並不難理解。

這是摧毁一個人「自我實現」和「尊重需求」的呈現。

當一個人的付出被忽視,承諾也被打破,就像一盤冷水,澆滅了小晴對學習的熱情。如果這個時候,媽媽能夠堅持初衷,堅定地跟孩子站在一起,慢慢和爸爸溝通當中權衡利弊,也和孩子說出擔憂的原因和共同探討解決的方法,一切事情也好辦。

但遺憾的是,媽媽選擇了妥協。這就意味著,媽媽也拒絕了小晴的需要,爸爸的忽視,媽媽的拒絕,共同將孩子推向了一個需求不被接納的絕望之地。從而導致了她後來的自暴自棄。

夫妻雙方有各自的育兒理念,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但問題在於,當分歧出現的時候,有的父母總是過於强勢貫徹自己育兒理念,卻忽視了孩子最初的需求,最後更變成父母之間的角力。

父母爭執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孩子被忽略 無處安放想法和感受

但問題是,孩子才是整個事件的主角,最後卻成了被忽略的人,被迫承接吵贏一方的意志,無處安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作為父母,我深明父母有自己的顧慮,但孩子也有孩子的需要,我們希望孩子懂事,但從來沒有讓孩子參與其中,又如何讓孩子學習面對和解決?

4招解決父母爭執 還孩子發言權

如果希望孩子學懂成年人的思維模式,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一個方法,就是讓「當事人」孩子加入討論中,讓孩子學會面對和解決問題。

鼓勵大家可以遵循以下要點引導孩子:

1. 坦誠告訴孩子所顧慮的問題,鼓勵孩子設定解決方案;
2. 討論解決方案,每個人都平等地發表意見,萬一解決方案未能達到共識,更要鼓勵孩子深化解決方案和共同探討可實行的建議;

3. 決定方案,全體一致同意之後才能通過;
4. 執行過程中,出現問題和後果讓孩子學會承擔。

以小晴的案例來講,她很想買平板電腦畫漫畫,但父母認為影響學習,怎麼辦?爸爸可以坦誠告訴孩子,爸爸擔心的地方,讓小晴想好不影響學習的方案,例如:只會在放假時利用平板電腦畫畫等等。

不管什麼方案,都應被平等地放到討論當中,從而調整共同認可的方案。「當專注於每個問題的解決方案,互相尊重和體諒就會出現。」

另外,假設小晴和父母討論了多個方案,接下來,需要通過「全體同意」選用一個方案。同意後父母就不應有顧慮,因為在家裡需要傳達一種信任的態度。

2方法讓孩子不沉淪於平板電腦的世界

最後,假設小晴拿到平板電腦後,忍不住沉溺其中,導致學習偷懶、作業沒交,怎麼辦?現實中,孩子出爾反爾是常見的事情,作為家長要體諒孩子答應時總沒有考慮更多真實情況所面對的困難和挑戰。所以這時候,我們可以有兩種做法,一,將它看待成「新問題」,放到第二次討論上:小晴的興趣愛好影響到學業成績,該如何解決?同上,父母和孩子各自設計方案,並且通過不斷談論、優化,促進彼此的溝通,引領孩子的成長。二,共同設定孩子需面對的後果,讓孩子明白每件事情發生的代價,但當中不建議使用打罵,因為恐懼不會提高思考和判斷力。

當孩子能充分表達需求,感到被重視與尊重。父母更可以把育兒觀顯化到現實,而不是爭論與分歧。家庭的幸福力就會提高。祝願各位新一年幸福美滿。

辰民爸爸繼續陪伴大家在新一年「共童成長」,成為一個輕鬆快樂的父母。

父母爭執 新年進步 做功課 聖誕 身教 駁嘴
正向家長教育專家辰民爸爸。(圖片來源:受訪者授權圖片)

辰民爸爸專頁:www.facebook.com/ringlepapa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