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人 an asian male child playfully wrestles with his little brother

由「 打人 就係唔啱」到「邊個打人先」

專欄

廣告

最近在香港社會上就是聽到「 打人 就係唔啱」,這說法相信大部分人都會同意,當然也有人會說要視乎情況,例如「之前有沒有過份的挑釁」、「精神健康情況」與及「邊個打人先」。

如果兩個男學生打架,老師通常在教訓時都會問:「邊個出手打人先」?然後,先出手的那位就定罪較重。不過,只是就「出手先」這件事上,而並非在「暴力心理」上。阿李媽媽的意思是,這個先出手打人的同學,會不會從前也遇過別人先出手打他呢?從前也是暴力事件的受害者呢?

為甚麼這位男同學懂得出手?如果是人類天性中的暴力傾向,那我們可以怪責一種「天性」嗎?如果是被周遭的人和事教壞,例如說他父親和母親也有暴力對待過他,孩子學習成人,monkeys see monkeys do,大人做小朋友學,一點也不出奇。又或者這位同學不是在真人身上學,而是在傳媒,包括電視、電影,還有電玩,重複學習暴力的方式。根據美國密芝根州立大學的調查,美國孩子在18歲前,平均從電視看到200,000次暴力行為和16,000宗謀殺,有三份二電視節目含有暴力,而且兒童節目以卡通或動畫形式所含的暴力甚至比成年人的節目還要多。把暴力光榮化的時刻往往比描述暴力受害人的痛苦和悲哀更多。日本漫畫沒有暴力嗎?美國的超級英雄電影沒有暴力嗎?大家心知肚明,但奇怪的是觀眾覺得好人打壞人時的暴力好像順眼一點,只有在壞人殘害好人時的暴力是相對上叫人不安。老實說,我從來沒聽過有人投訴超人、李小龍和成龍大哥是暴力,只聽到人們讚美真功夫真拳腳。

1961年美國心理學家阿波爾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進行了一個「波波玩偶實驗」,他讓3至6歲的孩子從旁觀察成人拳打腳踢一個叫波波的充氣玩具,之後實驗人員讓孩子在一房間玩耍,本來玩得好地地,實驗人員卻拿走其他有趣的玩具,只剩下波波。那些見過成年人打波波的孩子,就學會打波波以發洩;而沒有見過人打波波的孩子,不但沒有打波波,而且還對波波攬攬錫錫。

這實驗結果啟示我們甚麼?打人者都看過有人打人。因此,「邊個打人先」真是我們要深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