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好去處

【親子好去處】尋找昔日珍珠「港」海洋保育工作坊

專欄

廣告

【親子好去處】香港號稱「東方之珠」,也是全球珍珠貿易集中地。但又有多少人想過,歷史上香港的確是一個重要的珍珠產地?小朋友透過此活動,可以認識香港海洋生態、珍珠的採集及製作步驟,深入了解珍珠的秘密,從而學會珍惜及保育我們寶貴的海洋。

撰文+圖片:童你去玩 編輯:Sunday Kiss

大家需要在白沙灣碼頭乘漁船到漁排

天氣一般,但不影響心情,小朋友就是喜歡坐船的感覺

20分鐘左右便到達漁排

雖然今次的目的不是觀察魚排的魚,但謙謙、童童還是超喜歡看海洋生物

悠閒的感覺

今次活動的主題是珍珠,珊博士竟然可以用兩個 cushions 解釋珍珠的形成 :p

珊博士分享,以野外計,一萬隻蚌才有一隻有珍珠。一隻養殖的淡水蚌最多可以有50粒珍珠,但一隻咸水蚌只有一粒珍珠,所以珍珠末多用淡水珍珠製作而成

我最喜歡小朋友充滿好奇的神情。你知道為什麼珍珠會有不同顏色嗎?原來,珍珠有5種不同顏色,會受品種、基因和食物所影響

這些奇型怪狀的珍珠,被稱為『巴洛克珍珠』。珍珠不是每一粒也又圓又靚的,每16 粒珍珠,才有一粒可以做珠寶,當然還有不同的質素和等級啦

一直以為珍珠是圓碌碌的,但原來圓碌碌的珍珠是100多年前才由日本開始養殖。由於技術所限及古代的中國人喜歡佛像形及半圓形的珍珠,所以會放入佛像形型的珍珠核

珊博士也與我們分享了香港珍珠業的歴史,以及養殖珍珠的工序

原來要先把珍珠核放入貝殼內。那麼,珍珠核又是從什麼而來的呢?原來是用厚貝殼(淡水貝)切割、打磨、漂白而成的。選用淡水貝,因為淡水貝較厚,而且較平

蚌殼每兩星期要清潔一次,否則會有寄生蟲

謙謙、童童在拼貼淡水貝

原來,要至少1000層珍珠層才可成為珍珠,把珍珠核放左蚌殼內,每日可生3-4層,所以大約要250日時間。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收成期,在香港,珍珠收成期約10個月,在日本、大溪地等地方會養2年

與其他寶石相比,珍珠相對上環保和簡單。另外,只要配上技術,可幫助漁民轉型,變為高增值產業

養珍珠有三大要求:水質較好,較多浮游生物,水流不太急,真的長知識了!

遇上收成期,可自費把珍珠做成首飾 (可惜收成期剛完結,要等 11 月左右的公佈了…)

示範開貝殼過程

謙謙、童童也要自己做呢

童童的珍珠超大粒

取得自己的專屬珍珠後,可自選合適的首飾配搭成頸鏈,童童手上的款式較容易處理,謙謙的較複雜,需要用鉗

前面珍珠白的是童童的珍珠,後面偏深色的是謙謙獨有的

很靚吧!

自己開殼取的珍珠,無論是否最靚,也超開心!

觀察養殖情況

接下來,珊博士透過工作坊教導珍珠形成的原理。手上的腊,就像是珍珠核吧

還未開始,童童已急不及待雕刻喜歡的形狀了

中間那三點,不是 Mickey Mouse,而是眼和鼻 :p

加腊,就是模擬珍珠層的生長

邊玩邊學最快樂

繼續化身生態調查員,收集海水樣本,於顯微鏡下觀察魚排海域的各種生物

每次看到謙謙、童童對周遭事物的喜愛,便讓我更想保守他們的好奇心

《「港.珠」親子工作坊》

地點:西貢白沙灣集合

人數:最少20人,最多25人

對象:5歲或以上 (親子)

時間 : 09:30 – 12:30 或 13:30 – 16:30

查詢︰「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電話 2697 2029 / 電郵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