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教

身教是與身俱來 當問「為什麼孩子一點也不像我?」先思考有否給應有的愛

專欄

廣告

經常聽到身教,這一回事,但身教在育兒路上有多重要呢?每次與家長分享身教對孩子成長十分重要時,總會有家長說:「你們說身教重要是因為孩子會模仿家長的行為舉止,但為何我孩子天天和我在一起,他一點也學不到我的言行?」
身教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學習他人是與生俱來 不經意實踐身教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愛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研究發現,他認為人類的學習是個人與社會環境持續交互作用的過程。人類的行為大都經由學習而來,個體自出生就無時無刻、不知不覺中學習他人的行為,就是我們所說的模仿,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形成行動、思想、感覺以及對事物的看法,最終成為家庭及社會所接受的社會人仕。而這一連串的學習活動,所涉及的刺激反應,都是社會性的,所以被稱為社會學習理論。按以上的理論的邏輯思維,就是孩子會因應每日面對的人事物,從而塑造他的行為和文化價值觀,但問題是為何孩子們寧願學朋友的行為和聽別人的話,也不模仿天天在一起和最親近的家人?

身教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親子關係與孩子未來取向掛勾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認識一些朋友因為與父母關係不佳,連父母所從事的行業也變得反感?例如爸爸從事會計工作,兒子與爸爸關係不佳,所以連會計科目也會抗拒。根據較早前《兒童發展》期刊(Child Development)的研究調查發現,兒童的偏差行為與家庭生活中的親子關係有莫大關係和深遠影響,英國雷丁大學研究學者Posco Fearon調查顯示,性別在依附關係中影響深遠,若關係不佳,男孩可能會出現打人等具破壞性的行為,而女孩的行為相對會變得情緒化和蠻不講理。另外,男孩較常會出現反叛和對抗行為,例如頂咀等挑戰父母的權威與界線的行為,因此良好的親子關係對孩子非常重要。

身教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育兒也要緊記「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說到這裡,其實大家也體會到,當與對方相處關係融洽,對方說句話也會較容易接納,而親子關係優劣足以影響孩子是否從心底接納你所認為的價值觀,例如:家長一邊打駡孩子,一邊喊著「我打你也是為你好!」,有沒有想過在灌輸什麼價值觀?例如:只要為對方好,就可以打對方?又或者表達愛的方式就是愛與痛同時交著?當然很多家長會說,「痛讓他吸取教訓」,但事實上我們作為家長,我們又可以接受這樣方式對待我們自身嗎?如果不行,又為何孩子可以?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為何有些孩子不像父母,最大的原因就是關係不佳,不認同父母每天所做的行為和對待別人的方式,所以就算你的道理 多鏗鏘悅耳,孩子也不為所動。

身教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愛是一個家庭裏「最重要」

最後一句,愛在家庭中永遠是第一位,而良好親子關係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我們所表達愛的方式,哪怕我們所做的行為和說的話都有道理,我們也要衡量所呈現的方式是否對方所能接受。

知道作為家長都不容易,我們互相勉勵,家長幫助家長,辰民爸爸與大家一起成長。

身教 駁嘴
正向教長教育專家辰民爸爸。(圖片來源:受訪者授權圖片)

辰民爸爸專頁:www.facebook.com/ringlepapa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