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少女感恩父母不惜一切供養美國升學 立定努力「向上游」
基層少女留學有感
「以前嘅我從來都冇諗過會有機會到外國留學或者交流,對我嚟講,去美國升學做交流生只係一個遠遠不可觸及嘅夢想。」
基層少女Nicole在一次海外升學分享會說道。
的確,對於很多人來說到外國留學卻是「遠遠不可觸及的夢想」。除了家庭的支持外,金錢上的支援亦是很現實的問題。出生於香港基層家庭的Nicole,她的爸媽從沒幻想過女兒會去美國讀書,更勿論參加什麼交換生計劃。
父母為基層少女去美國讀書「眾籌」
在決定前往美國升學時,她的爸媽已表明只能負擔到Nicole在美國一年的費用。縱然如此,Nicole還是選擇跳出舒適圈,衝出香港。談起這筆費用,實在得來不易⋯⋯
「大伯,有事想搵你商量吓,」
Nicole的媽媽有點靦腆,又不知從何說起。
「⋯⋯我想問你借啲錢,俾Nicole去美國讀書。」
即使是親戚,只要有金錢瓜葛,難免會有多少尷尬。而且不止一位,Nicole 的父母用盡了所有「人情牌」,問了好幾位親戚,只希望能夠成為女兒的支柱。
「放心!我每個月會慢慢還返俾你,一定唔會走數!」
每個父母都希望子女可以在更好的環境下成長,只要有能力,即使與子女相隔甚遠也在所不惜。但為何Nicole的父母要為女兒走到這一步?放下自尊,提出一個難以啟齒的要求。
老師鼓勵學生離校「向上游」
「Nicole,不如你試吓去第二間學校,又或者去第二度,睇吓有冇上游嘅機會。」
她的老師苦口婆心地勸勉。
原來,Nicole校內成績出眾,是學生和老師公認的學霸。不過,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她所讀的是一間Band 3 學校。世界原本就是不公平,一間Band 1學校和一間Band 3學校所能提供的學習資源卻是差天共地。
能夠力爭上游,成為全校第一,全靠Nicole 自己的毅力和韌性。老師們也把這一切看在眼內,他們一方面很痛心這位學生,另一方面又感到很無奈。
「我哋呢間學校就好似困住你喺個籠咁,真喺幫唔到你再向上爬,不如你試吓搵啲交流生計劃啦。」
因為老師這番話,加上香港的教育標籤(入讀Band 3 學校跟判了死刑沒什麼差別),Nicole 及其家人才把心一橫,決定讓Nicole去美國做一年的交換生。還記得當時還沒有疫情,廉航發展蓬勃,Nicole花了約五千元便購得一張來回美國的機票,可想而知這女孩的決心有多大。Nicole也很希望藉著這個機會,把美國學到的東西帶回香港。
基層少女跳出舒適圈 人生沒有既定藍圖
看到這裡的讀者是否覺得Nicole會有著童話般的情節,在美國讀書一帆風順呢?雖然Nicole 的英文能人力不錯,出發前,她都認為到外國生活應該不成問題。可是,她到了美國連嘴上說的語言都要醞釀片刻才能說出口,一切都很陌生。
要適應外國的生活的確不容易,正因為有了這些經歷,令她有所成長。在美國所遇到的種種挫折、所體驗到的種種經歷更重燃了她的鬥心!在香港,她掛著「全校第一」的名銜,心態上不多不少會有點安逸;或許應該說她已覺得沒有什麼事情有挑戰性了。
不過,當她發現世界還有很多事情值得她去學習、去體驗時,便再次激起了她對世界的好奇心,令她更努力去學習、去感受不同事物。她不再是被困在籠裡的小鳥。
完成一年的美國交流生計劃後,Nicole 回港並成功入讀一間Band 1 學校,在香港繼續完成她的中學課程。
我們很多時候為自己定下了太多框架,以為到了美國做交流生一定要跟著「美國中學或大學畢業」的藍圖走。但更重要的是,你希望從中得到什麼?基層少女Nicole 不負老師、家人和自己的期許,成功達成了「向上游」的任務。而作為她的升學顧問,看到這基層少女願意跳出自己的舒適圈,為自己的人生不斷打拼,也感到很鼓舞。
16歲到美國留學,於美國攻讀六年,畢業南加洲大學(Universtiy of Southern California)Marshall商學院創業系,以親身經歷為海外升學領航。過往八年間協助超過百位香港同學融入美國、升讀大學,為留美同學於當地取得當地工作,並入職500強企業。正職為升學顧問,開辦美華文化升學,副業與新朋舊友把貓談心,與家長同學論盡美國一二事。
基層少女靠什麼到美國升學?
父母為基層少女去美國讀書「眾籌」,在決定前往美國升學時,她的爸媽已表明只能負擔到Nicole在美國一年的費用…詳情請看
基層少女在美國遇到什麼挑戰?
基層少女到了美國連嘴上說的語言都要醞釀片刻才能說出口,一切都很陌生…詳情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