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活動|臨床心理學家:子女興趣不是靠興趣班培養 家長勿把時間表排太密
他們常擔憂是:「他好像什麼都沒大興趣、對課外活動沒有所謂,什麼都沒所謂,那他將來怎麼知道自己對什麼樣的工作有興趣?」暑假還有幾個月才到,但有家長已開始為小朋友物識暑期興趣班,但興趣不只單靠上興趣班培養,安排密密麻麻的時間表反而會扼殺發展興趣的空間。要培養興趣,要有2大條件:就是抉擇力及責任感。
二大條件培養課外活動興趣
抉擇力即為自己作選擇的能力,為何是培養興趣的首要條件?因為興趣的根本就是懂得安排時間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如果成長期間有大量為自己作選擇的機會,更容易通過經驗修正決定,每一次都更貼近自己的喜好而同時符合環境的要求。責任感即認為自己應該做什麼事,而當沒有達成時會透過自省而修正。為何是培養興趣的重要條件?如果小朋友的舉手投足都被照顧周到,他沒有主動追求任何事的必要,因為所有需要都已被滿足,只需被動地回應大人的要求便可舒適過活。如從小給予適齡的責任:歲半開始自己進食、兩歲開始擺放玩具回儲物架、三歲開始收拾碗筷等等,孩子知道有些事必須自己完成,亦從日復日的練習中發展出自信,間接增加追求興趣的動力。適量的興趣班確可開展幼兒視野、補足平日的不足、及減輕照顧者的壓力。如家長能在時間表中融入家務及白日夢時間(又稱為停機時間Down Time),便可以安排一個大人小孩都得到休息及全面發展的暑假。
家務培養責任感
根據哈佛大學一項為期75年的人類發展研究,追蹤了724位人士,發現當中長大後在社會上獲得成就的人士,都是從小就會負責各種瑣碎的家務,培養對家庭的責任感。剛開始時,可嘗試讓小朋友做一些簡單家務,而同時家長要明白,讓小朋友幫忙做家務並不一定會減輕你的負擔,他們不大可能會把家務做「好」,甚至結果你也只會勉強接受,不過家長不應因為怕麻煩而馬上自己接手,學懂放手才會令小朋友成長。慢慢地,小朋友的技巧會愈來愈熟練,亦明白不是大人要我執垃圾、洗衣服,而這只是維持正常生活的必要事情。
白日夢原來好有用
腦神經科學發現,腦部活動由七個不同的網絡(network)負責,每一個網絡涉及不同的腦部區域,像港鐵的不同線路去到不同地區一樣,健全的鐵路系統要求所有線路運作正常,如荃灣去柴灣要求中間的線路如常;日常的身體運作亦要求不同的腦部網絡靈活設換,彈性地應付生活要求;預設模式網絡(Default Mode Network)便是其中之一。當人在慢無目的放空時,腦部進入備用狀態,不等於停止腦部活動,而是轉換成內省思維:
1. 自我意識及身份認同:「我係邊個?有咩長短處?」
2. 身體感覺的覺察:「我點解會有舒服/唔舒服既感覺?」、「我既身體可以做到D咩?」
3. 重整過去與未來的經歷:「我以前經歷過D咩,將來會發生咩事?」
小朋友對以上問題的反思愈透徹,愈能清楚了解自己的能力及興趣,間接激發內在的學習動力,最終自發學習。然而,以上這些功能必須在無壓力及無外在要求的情況下才會運作,因此放暑假沒有功課壓力在家中發呆便最能促成孩子進入預設模式網絡。
下次再為大家講如何選擇暑假興趣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