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鼻疽病徵+傳播途徑+治療|袁國勇:36宗屬明顯爆發、死亡率達75%
廣告
類鼻疽近日在香港的感染個案倍增,當中死亡率竟達75%。袁國勇指個案數字高於以往兩倍屬「明顯爆發」。究竟什麼是類鼻疽?Sundaykiss為你整合類鼻疽病徵、感染途徑、高危人士、潛伏期、治療、預防方法等,讓大家了解一下類鼻疽!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指,個案數字相比過去每年約 7.6 宗,高於以往平均數近兩倍,屬「明顯爆發」。
政府將類鼻疽納入法定須呈報傳染病
政府將類鼻疽納入《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第599章)下的法定須呈報傳染病,當局指醫生如有理由懷疑發現相關個案,便須向衞生署呈報,以助當局監測、預防和控制傳染病蔓延。
類鼻疽是什麼?
類鼻疽(Melioidosis)是一種由類鼻疽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引致的疾病,屬假單孢菌屬革蘭氏陰性桿菌。可以同時感染人類和動物,包括羊、豬、貓、狗等。這種細菌廣泛存在於土壤和泥水中,尤其是濕潤的黏土之中。
類鼻疽流行於熱帶地區,包括東南亞地區(例如新加坡、泰國)和澳大利亞北部地區。
回到目錄
–
類鼻疽|病徵
類鼻疽病徵 | |
常見病徵 |
|
臨牀病徵 |
|
類鼻疽|潛伏期
潛伏期通常為2至4周,但可以介乎1天至長達數年。
回到目錄
–
類鼻疽|治療方法
類鼻疽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療,而慢性感染可能需要較長期的治理。
回到目錄
–
類鼻疽|死亡率
類鼻疽的死亡率約為40-75%。
回到目錄
–
類鼻疽|預防方法
現時沒有針對類鼻疽的預防疫苗。市民應採取以下措施預防感染:
- 減少接觸受污染土壤的機會
- 進行有機會接觸土壤或泥水的活動時,應穿著合適的防護衣物,包括佩戴手套及穿上水靴
- 接觸受污染的水或土壤後,應盡快進行清洗或淋浴
- 受傷後應盡快清潔傷口,並以防水敷料覆蓋
- 接觸土壤和進行園藝活動後,應以肥皂和水洗手
- 注意食物衞生,不應飲用未經煮沸的水
- 外遊人士可透過戶外水上活動受到感染。因此應避免接觸可能受污染的水源(例如河流、池塘或湖泊),以減低受感染的風險
參考資料:衛生處網頁
類鼻疽患者有什麼病徵?
類鼻疽是一種由類鼻疽伯克氏菌引致的疾病,其病徵包括發燒、頭痛、…詳情請看
類鼻疽有什麼途徑傳播?
類鼻疽可以通過接觸受污染的土壤和水源傳播,而有3類人士特別高危,包括…詳情請看
關鍵詞
類鼻疽
圖片來源:衞生署資料或影片來源:YouTube@RTHK 香港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