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時間關係的家教與校教

因時間關係的家教與校教

育兒

廣告

上世紀是這樣的,家長教子女做人道理,而學術領域方面,如語文、數學、科學的基礎和練習就由學校老師負責,當然學校也會教學生德、智、體、群、美,家長就在學校派給學生的功課上輔助,互補不足,合作愉快。

 

撰文︰李敏
相片︰新傳媒資料室、Thinkstock

孩子、父母、老師都在捱

但這個世紀再不一樣,學校該教的學術領域因範圍太廣,時間太短,因此學生要求助於補習老師和天王;而家長因自己忙於搵食,而且孩子已不再是old school地孝順,因此家長也要求助於學校老師,甚至找輔導員和心理學家。

社會複雜了,知識庫又倍增了,人口多了,競爭大了,以考試來篩選的制度推不翻了,其實不論是孩子和父母、學生和老師、彼此也在捱。

因時間關係而出現的雞精班

常聽到甚麼北歐或北美國家生活質素是怎樣好,這些國家都有個特點:人口相對少,資源相對多;人矜貴,不愁沒工作、沒出路。最大好處是人不用每天身處在一個被篩選、被淘汰的心理狀態,留了時間空間給一個人去想想怎做人。試想,自出生那一刻就開始忙得不可開交,那又怎騰出時間學習獨立思考?所以上世紀一些家長可以教,甚至一個青少年可以自己領悟出道理,現世代趕忙,因為時間關係,所以全部來自雞精班。(不要說沒有教過你,所以你不懂,總之有開過班,而且精準得可以插入你擠迫的時間表中。)

阿李媽媽重回校園,發現現今的大學學生輔導處真是含辛茹苦,苦口婆心,不但擔當良師益友,連以前阿爸阿媽教的,現在也由學生輔導開班教。阿李媽媽手上有一本學生輔導處推廣活動的手冊。要輕鬆自在的,有咖啡品評班、各國咖啡沖調班、咖啡創意拉花班;也有搞好心情的Relaxation或Mindfulness班,甚至利用心理學CBT(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的方式來幫助大家保持身心愉快。

從小學開始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推廣,任重而道遠,其實由小學開始就應該引領學生怎樣迎接或擁抱人生的喜、怒、哀、樂和各種挑戰和變化。這方面的貧乏,解釋了為何時下青少年的情緒問題愈來愈嚴重,每次長假期開後復課都會有學生鬧情緒。

回到學生輔導處的推廣活動,他們會準備學生如何面對社交或工作,類似商業聯繫和雞尾酒會社交禮儀、形象建立、Speed Dating策略和Say What to Whom(同咩人講咩話)也有舉辦。

當然,正如趙雅芝話齋:世界咁大,點知邊到最適合自己?所以,了解世界之前,要先了解自由,因此學生輔導處也有舉班一些自我了解的活動。老實說,這些活動都是上世紀年青人要自己搞定的問題,但到今天,社會的結構和步伐逼迫得年青人已經搞不定自己了。

李敏
偵探 / 言情 / 少兒小說家,也是 常在親子專欄出現的「阿李媽媽」,育有兩女兒 moonmoon 和 sistermoon; 兼職編劇、填詞人、公餘為家長義工, 不定期到中小學出席寫作及閱讀講座。

下一頁︰孩子4大心理防衞機制